首页 > 定州要闻>>

不愧兰中杰 馨香满中山

时间:2010-05-11 16:01:59  来源:  作者:

——追记市工业促进局局长郑兰杰

    编者按:2010年4月10日,市工业促进局局长郑兰杰带队在深圳学习考察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以身殉职,年仅46岁。郑兰杰同志忠诚于党的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一心扑在工作和事业上,为我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国企改革和信访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精神,为人正派、刚直不阿的品德,值得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本报今日特刊发长篇通讯《不愧兰中杰 馨香满中山》,深入报道郑兰杰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为推进全市跨越发展、建设中等城市、构建和谐定州努力奋斗!

    郑兰杰同志生平:1964年10月21日生于清风店镇东市邑村,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我市南支合中学、原席家庄乡、清风店镇、原体改办、乡镇企业局、乡企办、经贸局、工促局工作;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任原经贸局党委副书记、局长;2006年11月任发改局副书记、副局长兼工业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4月10日在深圳学习考察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以身殉职,年仅46岁。 
    他走了,带着未竟的事业和追求,那样的突然、匆忙。
    4月10日,市发改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兼工业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兰杰在深圳学习考察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以身殉职。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6岁。
    郑兰杰逝世后,我们来到他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听大家深情回忆讲述他的事迹。他忠诚于党和人民,勤政、善政、德政的光辉形象,逐渐在我们的心中清晰起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像高洁的兰花,散发着浓郁的馨香,陶冶着每一个人的情操,让人们的心灵受到洗礼。
    “他把工作看得比生命还重,工作的脚步永远停不下来”
    4月5日,郑兰杰带领部分重点民营企业负责人远赴广州、东莞、珠海、深圳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四天时间里,他们每天一个城市,白天进园区、入企业参观考察,晚上开会交流学习考察体会,日程排得满满的。考察期间,这些地方先进的发展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火热的发展场面,深深吸引了郑兰杰和其他人员的目光,考察企业由原定的16家增加到19家,使此次行程愈发紧张,甚至连拍照片的时间也没有。4月9日下午,考察人员召开了最后一次总结会,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然而,大家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郑兰杰和他们最后一次探讨工作。想到这些,考察团成员、市工贸公司总经理唐国占难掩心中的悲痛:“在会上,郑局长还鼓励我们要对标高端,找准差距,加快发展。可是,我们的美好发展愿景还未实施,他却走了。”
    在郑兰杰的心中,岗位就是人生。他在日记中写道:“人活一世,就应该干点事,要有成就感、事业感。”勇挑重担、忘我工作是他生命的全部。
    2005年4月30日,原经贸局、乡企办、体改办合并为新的经贸局,郑兰杰由乡企办主任调任局长。组建之初,人员思想动荡、企业改制任务大、遗留问题多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他的面前,经贸局区区20多人的队伍,承担着完成直属36家国有企业改制、妥善安置8300余名职工的艰巨任务。受“6·11”事件影响,36家下属企业有三分之二因企业改制问题引发职工集体上访。那时,郑兰杰每天早上6点就要接待上访群众。他不回避矛盾,不怕问题缠身,面对几百人的上访队伍,认真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一天连续工作

|<<<<<123>>>>>|
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吃饭、睡觉、休息,有时半夜一个电话就得起身去处理突发事件,在最初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共召开并参加了168次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工业促进局副局长杜英才说:“那时,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出个中滋味的。面对少数上访群众的谩骂、威胁、干扰,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几年来,几乎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郑兰杰同志的身体从那时开始逐渐垮下来,经常药不离身,但依然带病坚持工作,他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啊!”在五年时间里,他领导全系统34家企业成功改制,累计安置职工6570人,为维护全市稳定和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郑兰杰的日程表里,没有节假日和上下班之分。遇到双休日,他依然要到单位去看看,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想想还有哪些事情没做好,哪些事情需要安排。他的妻子香姝坤说:“他回到家里,也放松不下来,还在考虑工作上的事。”
    在郑兰杰眼里,总有干不完的事。一有时间,他就到企业调研,全市61家入统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企业遇到什么困难,也都愿意找他帮忙。这几年,他为双天工业园区争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带领朝晖创业辅导基地负责人到国家、省、保定市发改等部门跑了22次,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00万元,并协调基地贷款420万元,被企业称为“贴心人”,“主心骨”。
    为提升全市中小企业主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市场拓展能力,他多次组织举办“河北中小企业发展名家讲坛—定州行”活动、银企对接会、人才招聘会,组建成立了体品协会、钢网协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上档升级。为支持民营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他利用一年时间,经反复调研,充分酝酿,主持起草了《定州市支持鼓励民营骨干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创优了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他在全省首创成立了小额贷款信用互助中心,解决了双天工业园区企业融资难题。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到2009年底,全市民营经济组织个数超过2万家,完成增加值由2005年的56.47亿元增长到126.4亿元,上缴税金由2.27亿元增长到4.99亿元,双天工业园区、朝晖创业辅导基地被评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全市形成年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      
“他心里装着我们,我们心里也惦记着他”
     2005年7月23日,一场多年罕见的特大暴雨侵袭我市。
     雨情就是命令。郑兰杰和局机关人员连夜赶到市卫生材料厂、拖拉机厂、美华利纺织公司、丝绸厂、磷肥厂家属院,防汛排险。在卫生材料厂家属院,还有十余户职工在此居住,很多人家里进了水,大家正拿着脸盆往外淘水。看到有些房子墙体已被水浸透,不撤离极可能发生倒塌,郑兰杰马上组织职工撤离。绝大多数职工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撤离,但有一位老太太不愿离开。郑兰杰来到老人家中劝说,可老人执意不走。郑兰杰急了,他二话不说,蹲下身子,背起老人就往外走,走出没多远,一段院墙轰然倒塌。随后,他们又来到其它四个小区逐户排查,化解险情,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才回到单位。
    像这样的事,郑兰杰的每个同事都能说上一大堆。他经常深入企业,倾听职工的呼声,积极协调解决企业与职工的实际困难,用政策解人心,用帮扶暖人心,用真诚换人心,真正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原万盛玉米公司职工谷景辉1998年在工作时右手三个手指被轧断,被鉴定为六级工伤,生活陷入困境,但因企业几年来一直停产,无力支付其工伤补偿费用。获悉这一情况后,郑兰杰在局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他先期预支
了1万元解决生活困难,并多次到有关部门咨询,督促企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最终付清了这名员工的工伤补偿。他帮助原磷肥厂两位六级伤残下岗职工范晓红、史少康办理退职手续,解决生活问题。他还多方协调,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  
他关心职工和群众,人们也惦记他。逢年过节,不少受过他帮助的困难职工登门来看望他。出于发自内心的感激,免不了带上点儿物品,每次他都婉言谢绝,实在推辞不了,他就拿上自家的东西回赠对方。 
     “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也是一位仁厚的兄长”
    4月16日,在郑兰杰同志的追悼会上,他的上级领导来了,他的单位同事来了,他服务过的企业负责人来了,他帮扶过的困难职工来了……大家怀着对他的无限崇敬、感恩和眷恋为他送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郑兰杰是一个不爱张扬的人,但事实让人们一次次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超凡人格魅力的人,他的魅力来自他真诚的品格、严谨的作风、良好的口碑和生活中的那份平淡与朴实。
    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几年,经贸局历经几次整合,他的岗位也多次调整,但他每次都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欣然接受。在单位总结工作成绩时,他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划掉,用他的话说,成绩不是他一个人干出来的,是大家的功劳。
    他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批评。国庆安保期间,值班人员有一次忘记向“两办”报平安。郑兰杰知道后,严厉批评了那名值班人员。事后,他非常后悔,在会上作了严肃的自我批评,“工作上出现纰漏,责任在我,是我盯得不紧。”
    郑兰杰同志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他不抽烟,不嗜酒,不打牌,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总是书报不离身,挤时间学习,对业内知识非常精通。办公室人员写材料,他还经常把自己摘记的有关资料拿给他们看,并开玩笑地说“我还得给你们当秘书。”
    他事无巨细,凡事都要亲历亲为,较真叫板。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了,才能干成大事。”工业科科长张海峰深有感触地说:“仅我们科每年就起草数百份材料,对每份材料,郑局长都亲自把关,不仅数据要认真核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错误,都会亲自改正过来。”在他的带领下,从解决机关人员入厕难、喝水难、存车难,到整饰机关办公环境,再到完善机关管理制度,通过一件件小事使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
    忙碌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家庭。2007年7月份,郑兰杰的妻子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初步怀疑是癌症。得知消息,他呆呆地在办公室默默垂泪一整天,后被确诊为良性肿瘤。这些年,由于工作繁忙,他无暇照顾父母、妻子和女儿,心中对家人有着深深的愧疚。
    郑兰杰去了,带着他对工作的眷恋、对职工的牵挂和对家人的遗憾……用短暂的46个春秋,书写了他生命的辉煌,展现了一名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郑兰杰,不愧兰中之杰,馨香溢满中山。
    通讯员 王吉昌 李卫强 陈宝强  记者 郑立根 李志超

|<< <<<123>>>>>|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