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时间:2014-08-29 14:20:04  来源:  作者:

开栏话: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能否巩固和加强,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选取的典型村街,用自己独特的模式诠释着典范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史上书写着自己的成长经历,指引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按照党的宗旨去办,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百姓生活,多花一点精力,多付一点心血,多费一点心思,村里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办好,村容村貌就一定能够改变。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本报记者分赴我市20多个村庄(社区),深入挖掘、探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经验和亮点,供各乡镇(办)、村街借鉴。□本报记者杨亚湖
在长安路街道办事处北刘家庄社区,道路干净笔直,洁净如洗,路边冬青成排,院落美观大方,村民生活幸福和谐,处处是景,引人入胜……一幅美好的新农村建设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创造如画好环境姓新风尚引领百
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社会和谐已成为北刘家庄社区的真实写照,村民们说:“如今住在北刘家庄,咱们也像城里人儿一样了。”
今年年初,北刘家庄社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后,社区“两委”班子认真对照15件实事,逐一制定工作措施,强力推进工作落实,倾力打造省级“美丽乡村”。
为了彻底改变村里的面貌,村“两委”班子走街入户,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在已完成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村民中心等6件实事的基础上,确定今年完成饮水安全、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垃圾处理、民居节能改造、改厨改厕、公墓建设等9件实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完成这些既定计划,得需要资金400多万元,如此浩大的工程、这么多资金,让很多干部有了畏难情绪。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立根充分发挥带头人的作用,坚持不等不靠,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主动承担起了筹措资金的任务。为了全面完成既定计划,张立根带领“两委”班子每天披星戴月,不畏烈日炎炎,一干就是一整天。
烈日下、暮色中,群众看到的是社区党支部、村委会成员的身影,看到的是老党员、老干部们的背影,看到的是村民们自觉出义务工的感人举动。投资57.6万元的饮水安全工程完工,406户村民全部喝上了井深308米的自来水;16条小街小巷全部硬化;投资8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2个,制定村规民约和环保公约,投资16万元修建环村林带30余亩;投资82.2万元对主要街道两侧村民围墙、大门统一改造,对各户房屋、墙体抹保温砂浆,统一粉刷;投资5万元对文化广场进行重新修缮……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走在笔直平坦的公路上,和走在坑洼不平土路上的感觉截然不同。北刘家庄社区人认识到了这一层理,他们认为,农村的文明和谐首先要从去“土”味做起,要去人的“土”味,先得去村庄的“土”味,村庄环境优美了,村民就容易文明起来。
“嚓、嚓、嚓”,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村里的大街小巷,都会响起扫地的声音,这是村里的干部们在义务打扫卫生。
路修好了,问题也来了:维护不好日常的清洁,村庄看起来还是以前的老样子。经过讨论,大家一致通过决定:成立一支由干部组成的义务保洁队,每天对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面清扫。多年来,风雨无阻,一直没有间断过。
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主动打扫自家门前小巷,看到街上、广场上有垃圾就捡起来……
如今,走进北刘家庄社区,还是之前的那个不大的村庄,却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喜人景象。纵横交错的水泥路把村子划成了一个大大的棋盘,规则布局的路灯照明使全村夜如白昼;排列整齐的房屋红黄相配,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花草如茵,绿树常青,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不时有老人和孩子散步、玩耍其间。今日环境优美的北刘家庄社区,堪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北刘家庄社区优美环境还表现在良好的治安管理上,良好的村景民风和科学的治安管理,使得社区形成了一个生活的花园、创业的乐园。这里没有打架斗殴,没有赌博迷信,没有刑事案件,大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桃源风范!
以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引领村民素质提升
初秋的北刘家庄社区,草绿、花红、天蓝、风轻。树下村民漫步休闲,树上小鸟群栖鸣叫,美景产生美情,改变着人的性情。“当干部就得‘干’字当头,真心实意为群众造福,这样才会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北刘家庄社区多年来把党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
在北刘家庄社区,当干部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奉献,他们都有着极强的公仆意识,都心甘情愿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这个大集体。无私奉献,使北刘家庄社区凝聚起了共同发展的心气和力量。
以张立根为首的北刘家庄社区“两委”干部始终把集体事业和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靠着一心为民、舍己为公的精神,把村民的心气和力量拧成了一股绳。30多年来,张立根已累计无偿为村里提供建设发展资金300多万元,他和班子成员没有在村民家吃过一顿饭,发展公益事业没让村民拿一分钱。在他的带领下,村干部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形成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用村委会主任杨德利的话讲,“这么多年,立根舍小家顾大家,没有他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北刘家庄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跟着他干!”
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知道张立根曾定下过这样的“规矩”:不管上级来人还是因公出差,当时每人仅给予2元的伙食补助,超标准部分由本人负担;村里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财务支出由理财小组成员全部签字后才能入帐,每季度帐目一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正是张立根当年定下的这些严格的管理制度,既管住了干部的手和嘴,又激发了干部的干劲,还让群众心里明白。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他们始终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信奉这样的消费理念:需要花的钱一定舍得花,不需要花的钱坚决不花。“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良好作风使北刘家庄社区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党员干部群众至今保持着参加义务劳动的优良传统,仅每年参加义务劳动就为村里节省一大笔开支。
今年年初,硬化村内小街小巷的任务摆在了面前───全村共16条,57400平方米。“干就要干好,干出个样儿!”可这毕竟不是个小工程,为节省开支,在施工过程中,村集体统一雇用机械破拆路面、清运废土废渣,统一购置水泥、砂石料,聘请技术人员指导施工。
60天,16条高标准的水泥路全部完工。活干完了,账得仔细算算───每平方米仅用成本47.6元!与承包的市场价相比,每平米节省33元。
都说钱不是省出来的,可这白纸黑字的账就摆在面前。然而这省的过程,张立根他们自己知道───每天天一亮就去施工现场,吃大锅饭,实在忙了方便面也能凑合一顿……
选好带头人引领全村大发展
群雁高飞头雁领。纵观全国各地,凡是农民生活水平高、整体面貌变化大的先进村、模范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个好带头人的引领。北刘家庄亦是如此。
张立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对家乡感情至深的人,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根儿”。
就是这样一个以村为根的人,他始终坚持的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做一个党的好干部,为百姓多办实事。
“立根,真是党的好干部,一名真正的好党员!”敬老院的老人们谈到立根,感激的泪水从他们布满沟壑的脸上滚落下来。
2000年,张立根看到村里的好几户人家娶了儿媳妇,生了孩子,一家老少四代挤在一起,实在占不开,时间长了难免会惹出家庭矛盾,而且村里五保户的房子破旧,有的已成了危房,是不是建个养老院?
张立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开春,他跟老伴儿淑卿商量。“这是造福乡亲们的好事,既然和村里的干部们商量好了,那就赶紧干吧!”老伴儿也非常支持他。
张立根拿出12万元,把村西边的一个大沙坑改造填平,盖起了12间房,打了机井,建起了全市第一个村敬老院,让住房紧张的老人和五保户老人搬进了新房。
71岁的渠俊姑老人在村敬老院已经住了10年。问起他们在这儿的生活状况,老人说:“我们能有这样的好住处,真是多靠立根了!在这里住着,冬天冻不着,夏天热不着,今年又新安了自来水。”谈起村里的当家人,老人一遍一遍念叨:“立根为村里的老人做了件大好事,我们在这儿每天看看电视,姐几个聊聊天,做做活,种种菜,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享这么大的福!我们有心编个曲儿唱唱立根,可俺们几个都没文化,唱也唱不好。虽然唱不出来,可立根对大伙儿的恩情,给村里这么多年的投入,大家心里明镜儿似的,忘不了!”
看到老人们赞颂村里的变化,张立根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份量重不重,群众是那定盘的星。以民为本,想民所想,解民所忧,换来的是北刘家庄社区群众生活质量的大幅跃升,换来的是群众对“两委”班子的信任和依赖。村民们的自豪感、责任感溢于言表,精神风貌有了质的提升,文明生产、文明生活、文明行为蔚然成风。现在,全村上下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扭成一股绳,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北刘家庄社区建设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靠求真务实,才能作出科学决策,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只有靠敢为人先,才能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只有靠百折不饶,才能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有人人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凝聚力量,团结一致,实现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