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大美定州:千年古城“正青春” ——全国百家报业传媒定州行采风活动纪事

时间:2023-06-20 16:06:53  来源:  作者:

 

□全媒体记者唐亚江

春风十里约定你,正是海棠盛放时。4月18日至21日,中国报业先进工作者优秀案例发布会暨全国百媒定州行采风活动在河北省定州市举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上海、重庆、青海、内蒙古等28个省(区、市)150多家主流媒体260余名社长、总编和编辑记者齐聚定州,近距离了解千年古城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亲身见证定州加快跨越赶超、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的生动实践。大美定州,向我们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壮美画卷。定州,怎么让古城文化更具人文魅力?

定州是河北省直管市,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定州地处京津冀一小时都市圈,也是环中心城市高铁旅游圈的重要节点,50分钟进京,半小时登机,两小时入海,是京津冀经济区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

定州在历史上的名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506年,白狄鲜虞部落在中人城(今唐县西北的粟山)建国,史称“鲜虞中山”。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迁都于顾。顾,即今定州市。汉代的王侯墓群、唐代的文庙、宋代的开元寺塔、元代的大道观、明代的南城门、清代的贡院、民国时期的晏阳初旧居……见证了定州的千年沧桑和今日辉煌。

贡院、开元寺塔和文庙呈“品”字形布局,构成定州市区旅游的“金三角”。红墙灰瓦存古风,别有一番韵味。

大巴车停在中山东路草场胡同,我们抬头仰望,一道斑驳的木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土黄色的牌匾,上面书写着“贡院”两字,左右两边各自悬挂着一个同样印着“贡院”两字的灯笼。“贡院,又名考棚。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为考取秀才、贡生之所。”讲解员黄月边走边介绍。我们追寻千年科举制度背后的神秘,感受定州古城穿越时空的人文盛景。

行走定州,必登开元寺塔。开元寺塔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共11层,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当地至今流传着“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的民谚,可见当年建塔之盛况。环绕塔台凝望,视野豁然开朗,从开元寺塔文化广场均可饱览她的丽姿,其宏伟壮丽、气势夺人,大美定州的格局尽收眼底。

不知不觉间,记者走进刀枪街一号的文庙,仿佛梦回大唐。迎面一对古槐树映入眼帘,走拢一看,名为“东坡双槐”,为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亲手所植。千载悠悠、茂盛依旧,正所谓:古建清风传文脉、东坡双槐忆古今。

历史是城的“根”,文化是城的“魂”。我们信步徜徉在定州古城,定州博物馆、古州署、宋街、晏阳初旧居……追溯文明源头,“触摸”古都文脉,这些跨越时空的瑰宝,散发着生生不息的魅力,宛如展示新时代新定州形象的“城市客厅”。
 

千年古城再现昔日繁华,秘密何在?定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文化强市建设上突破,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他们科学编制了《定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定州市全域旅游规划》《定州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奋力打造全域旅游“定州名片”。按照“分批开发、连片保护”的发展思路,定州全面加快古城恢复改造,充分挖掘文物的内涵,守护文化根脉,让尘封历史的文化遗存“活起来”,让书本里的人物和故事“走出来”,让“中山文化”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

比如,在文化交流推介晚会上,通过舞蹈《定瓷》、民乐合奏《百鸟朝凤》、定州秧歌《三进士》和杂技《中幡》等旅游演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迎合了游客从看景观到看文化、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需求变化。

定州以文塑城、以文赋能,打造新场景、做精新文创、做实新消费,把可利用的资源转化为产品,给文化“加码”,为旅游“赋能”,在锻造历史文化新价值、打造文旅产业新高地上率先破题,抢跑“文旅+”产业新赛道,让历史文化“吸睛”又“吸金”。

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定州市接待游客突破18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9.92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8%以上。

我们去的时候,定州正在加快建设河北省第七届(定州)园林博览会重点项目,“五馆三中心”及定州展园(众春园)已初具规模,气势恢宏。全市都在说“变”,都在展示“变”。然而,这一切之“变”,都始于河北气质、定州颜值和百姓福祉。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定州民生支出达6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4%,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河北省20项民生工程和定州市20项民生实事全部提前完成。

定州,如何走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幸福路?

浪漫明月照春来。置身于定州市明月店镇三十里铺村,一眼望去,满目翠绿。蓝天白云与千亩海棠园相映成趣,宛若江南美景一般。

千亩海棠园分为东园和西园,设有心蕾花卉、鸟蛋雕刻、煮世铁壶、荣儿花馍、海堂盆景、定州舞墨等20多个特色展品,高氏(高占林)牛皮鼓“咚咚咚”铿锵抒情、柴造林唢呐声声激昂、周氏(周凯军)二胡拉出“幸福乐曲”、靓音小提琴奏出和美乡村大乐章……

“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不远处传来悠扬的古筝声。一眼定缘,定州市国乐琴筝艺术馆的王宁妹等组合正在演奏《女儿情》,美妙的琴音吸引了游客纷纷驻足。画面唯美浪漫,大家沉醉其间。有游客好奇,凑上去拨弹,王宁妹也乐于为他们指点一二。

定州非遗剪纸艺术传承人李新芝,今年71岁,一把剪刀,玩转指尖非遗,用剪纸讲述定州故事。“剪纸被称为刀尖上的艺术,你细看,这是锯齿纹、三角纹,那是月牙纹、波浪纹。”李新芝老人以“纸”为媒,向我们展示细腻逼真、表现独特的“开元寺塔”,巧手剪出幸福景。

“一亩花十亩粮。”三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宋丽敏告诉我们,村里成立了绚丽苗木花卉农民专业合作社,苗木花卉产业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91%,该村97%的村民从事苗木花卉种植及相关产业,80%的村民掌握了苗木花卉种植技术。同时,依托苗木资源优势,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诗情画意满田园。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定州市依托明月店镇、东亭镇、大辛庄镇和清风店镇等创建高品质乡村振兴示范区,形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集中展示区。全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超30万亩,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苗木驯繁基地,年销售收入57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现已成为生态富民大产业。定州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我们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来到了东亭镇翟城村。“晏阳初与陶行知并称为‘南陶北晏’,他与定州有着长达十几年的不解之缘。”镇长邢佳介绍说,晏阳初于1926年由美国归国,在定州设立“中华平民教育总会办事处”,从此,小村庄迎来留洋博士。翟城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调换、租赁等方式,盘活利用晏阳初故居周边闲置宅基地,投资120万元修缮晏阳初故居、晏阳初展览馆、女子学校旧址、平教会旧址等,打造成乡村文化旅游新典范。

定州市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农民除了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得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外,还可以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情况获得分红,带来增值收益。

“上个月,德国客商支付数万元,独家买走一个品种的使用权,目前正在与美国、荷兰客商洽谈花卉发展合作事宜。”定州市木瓜海棠创始人杨恩普语气里满是自豪。67岁的杨恩普钻研苗木技术20年,在周村镇周村成立合作社,成功培育出“普天红1号”系列木瓜海棠。眼下,朵朵海棠娇艳,竞相绽放醉芬芳。

定州市用“旅游+”思维赋能“多彩”产业大发展、快发展,通过政府搭台,举办海棠花节、梨花节、采摘节、乡村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以花为媒,吸引外地游客,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延长产业链,形成新型乡村田园综合体,唱出了红红火火的文化戏、经济戏,让“风景”变“钱景”,美了乡村富了民,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定州,怎样“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漫步在定州市崇文街的石板路上,街道灯火通明,商铺流光溢彩,夜市人潮涌动……古城的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处处呈现欢乐祥和的景象。

崇文街,是以坊式市井风格、民俗风情和定州文化为题材,以穿越明清代沉浸式体验为特点的特色旅游美食街区,各种小吃“点燃”人间烟火气。单看牌匾就别具一格,品牌加盟撬动财富时代:溪边姑娘(酸奶水果捞),一杯情书(饮品),夸父炸串,围炉三国锅盔(烧饼),一碗水煮肉片、干掉三碗米饭,尝过螺蛳粉、就知道舌头会说服鼻子……

一名身着大红衬衫、头系两根红飘带的“定州一哥”鱿鱼店前聚拢了许多食客。店面的三行大字格外抢眼:一个人吃鱿鱼是寂寞、两个人吃鱿鱼是心情、一群人吃鱿鱼是激情。
 

“我叫杨乐,沈阳人,10多年前,我爱人到沈阳接旅游团,偶然相遇。打那以后,我就成了定州姑爷。现在,月入1万多,干就完啦!”杨乐满脸笑意。待鱿鱼串从柜台里取出,立马放到铁板上,“嗤啦”几声,铁板冒出汩汩白气,杨乐右手的铲子使劲儿压到鱿鱼上。嘴里哼着小曲,身子左右扭动,随着“火势”摇滚起舞。这是他的高光时刻,觉得自己就如王者!

“淄博烧烤第一家”的店内店外异常火爆,现场的川剧《变脸》,奉上精彩的视觉盛宴。只见表演者在几秒钟之内抹脸、扯脸、吹脸,赢得掌声不断,与食客互动嗨翻天,引来众食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追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定州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丰富消费新业态,提升消费市场活跃度,激活文旅产业新引擎。在崇文街、宋街进行业态设计,布局工艺作坊、古玩字画、主题客栈、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文化娱乐场馆,健全“夜景、夜演、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体系,营造出“新、奇、美”的消费场景,享美食、赏美景、品“非遗”、购文创,享受惬意时光,叫响“千年古都、魅力定州”旅游品牌,全力打造周末到河北休闲度假首选地。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定州高度契合了大众旅游IP为王的时代特性,抓住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迎合大众消费需求,成为定州的文化旅游标签。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是感知美好、是身心愉悦,是每个人寻求一个诗意地栖居。定州给出的答案是:创新业态做好“旅游+”和“+旅游”文章,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让体验式度假旅游成为时代潮流。

定州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协同发展推进、现代产业壮大、城市品质提升、乡村振兴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六大工程,全力以赴谋划重点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热土,在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城市比拼千帆竞发,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定州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定州人守住祖业、繁荣事业、发展产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国能河北定州电厂实现“定热入石”,截至2月底,完成发电量2165亿千瓦时,上缴税费81.46亿元;定州全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总容量554兆瓦,总装机容量居河北省首位;定州伊利乳业有限公司拥有56条生产线,2022年产值33.2亿元,上缴税金6700万元,同比增长18%;河北复朗施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纯度金属纳米加工设备,生产技术世界领先;旭阳集团定州园区已累计投资120亿元,逐步建成京津冀氢能保供基地,连续六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今天的定州,拥天时、据地利、得人和,是京津冀加速崛起的活力之城。”定州市委书记张涛说,当前的定州,基础好、环境优、底气足,为加快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强大势能,是“创业乐园”“创新高地”“兴业宝地”“营商福地”。

京石之间、雄安之畔,千年古城,满目风光满目新。大美定州,正以昂扬姿态意气风发加快建设能源强市、制造强市、农业强市、交通强市、教育强市和文化强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定州篇章!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