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项目引擎助推跨越发展

时间:2015-12-16 09:55:06  来源:  作者:

 

河北首农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记者于常见摄
本报记者刘杰
项目建设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强大支撑,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动力。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省直管以来,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积极适应和主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项目立市、文化兴市”发展之路,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下苦功、用实劲,项目建设热潮持续升温,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园区
精准搭建承接平台
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在建的项目风生水起。作为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令全市人民振奋和惊喜。
我市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打包、板块招商、统筹推进,相继规划建设了定州经济开发区、沙河工业园区、河北首农定州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定州体育用品产业园等,全力构筑新型工业化大平台,形成了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
作为河北省首批重点打造的产业聚集区,定州经济开发区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思路,重点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食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传统产业、新兴服务产业六大产业。目前,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的定州经济开发区,建成面积已达1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0多家,聚集了河北长安、保定长客、北京四方力欧等多家高端制造知名企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同时,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构建畜牧、苗木、农牧业装备制造、高效农业四条产业链,谋划建设投资70亿元的首农、天津创世、河北农大幸福邑三大项目,把绿色资源当成经济要素来开发,提速一二三产融合步伐。
抓转型
力促产业裂变升级
按照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思路,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优势支柱产业,推进国华定电、河北长安、河北旭阳、定州伊利四大企业污染治理和裂变升级,体品、铸造、钢网、塑料四大传统产业向高端迈进。
在定海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宽敞的车间里,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自从入驻体品工业小区,公司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家庭小作坊变成了大企业,厂房敞亮了,产量提高了,大订单敢接了,销量是去年的一倍,效益有了大幅提高。”公司副总经理殷树民高兴地说。
体品产业是我市传统产业之一,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为推进体品产业上档升级、转型发展,我市投资31亿元,建设总面积55.5万平方米的体品小区。家。目前,入驻企业达到53
我市还规划建设了北方(定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把原来分散经营的企业聚集到园区,推动全市塑料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入驻企业153家。
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聚焦新能源、大数据、高端装备等领域精准发力。引进投资11亿元的微软项目完成征地;无人机、浮沉动力发电中试等项目在建。长安新能源车形成5大系列、16个品种,生产能力3万辆。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引进全国知名高校与百家企业开展合作,天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武汉大学科技大厦和节能环保研究院、两家院士工作站等科技项目在建。
优服务
努力打造投资“洼地”
“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管”,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优化行政审批,减少盖章个数和次数,我市先行先试,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审批事项由372项削减至69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55项减至25项,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环节最简、服务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的投资“洼地”。此外,我市制定出台了《定州市“一章制”、“一费制”、“一站式”服务实施细则》,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和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一站式”服务水平。
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和企业帮扶平台,每月召开一次企业家早餐会,实行市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企业、分包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对重点项目“一盯一”、招商项目“一对一”、成长性企业“一扶一”、骨干企业“一帮一”。特别是对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建立“五个一”(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服务工作班子、一张建设进度时限表)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全程跟进服务,确保项目引进来、留得住,扎下根、发展好。
来自发改部门的数字显示,2011年―2015年,全市谋划实施超亿元项目246个,总投资4680亿元,完成投资220亿元。其中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11项,总投资294亿元。特别是今年,我市共谋划实施超亿元项目70个,总投资1175亿元。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