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王中见:从“农民工”到新型职业农民

时间:2018-11-09 13:15:00  来源:  作者:

王中见:从“农民工”到新型职业农民
 

信联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修理农机。记者赵子超
       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许多农民背上行囊,踏上远赴异乡的打工路,成为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而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农民工”选择了返乡创业,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身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市信联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中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机灵小伙,敢为人先种蘑菇
       1988年,改革开放进入到第十个年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广大农民切实得到了实惠。当时,我市农村仍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还很少有人敢在土地上动心思。然而,在原赵村乡的韩家庄,年仅17岁的王中见却敢为人先,想在土地上做做“文章”,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王中见选择了十里八村人都没见过的事———种蘑菇。
     “我种蘑菇的念头源自听收音机广播。那时,收音机里常说‘要想富,种蘑菇’。”王中见说,“听到有人靠种蘑菇发了家,我也特别想试试。党的政策这么好,万一能挣钱呢。”
        说干就干。有了干事创业的想法,王中见立即行动,他坐车到石家庄市学习蘑菇种植技术。经过两个月的认真学习,王中见学成归来。“回来后,我先在家里试种了一部分,蘑菇长势还不错,于是我决定开始大规模种植。”王中见说。
       搞蘑菇种植需要投资,可当时王中见根本没钱,筹钱的唯一办法就是到银行贷款。“那时,国家政策鼓励贷款创业,贷款的手续也很简单,只需提供姓名,按个手印,再有一位担保人就能贷到款。”王中见说,那次,他一共贷到5000元钱,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拿到钱后,王中见搭大棚、制作菌棒,满怀信心地甩开膀子大干起来。望着一排排整齐的菌棒,他憧憬着第二年蘑菇丰收的景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来年蘑菇收获时,大棚里的景象却给了王中见当头一棒。
     “我一次性购买了10吨菌棒,可几乎都没长出蘑菇来,5000块钱全都打了水漂。那次种植失败的原因是经验不足,没有把控好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王中见说,“当年,一头驴才卖400多块钱,一下子赔进去5000块钱,可把全家人给愁死了。”
       面对首次创业的失利,王中见没有气馁,没有灰心,他认真反思,觉得自己的种植技术还不够成熟,他要找寻一条新出路,在全新领域干一番事业。怀揣梦想,走出去大胆创业
       为了尽快偿还银行贷款,也为了早日实现创业梦想,1993年,王中见跟随农民工大军来到北京某建筑工地打工。
       最初,王中见跟随同村的乡亲,来到北京市原昌平县小汤山的一个建筑工地。在工地上,王中见从最基本的搬砖和泥干起,凭着不辞辛苦的干劲儿、拼劲儿,他从小工一步步成长为大工、班长、工长,最后成为一名项目经理,拥有了一支100多人的工程队伍。
    “那时,在建筑工地干活都是野外作业,晚上住帐篷,赶上风雨天,根本没法睡觉。特别是刮大风时,醒来就是满嘴土。”回想起当年的情景,王中见仍记忆犹新,“今天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好多了,住简易房,还有电扇、热水等,这在当年可是没敢想过的事。”
       除了环境变迁之外,施工设备的变化也让王中见感慨颇深。以前建筑工人几乎全靠人力,一砖一瓦都是工人垒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地上只有卷扬机和搅拌机,而且基本都是靠人工来实时操控,很不方便。”王中见说,“现在的卷扬机都是自动化全封闭运行,既方便又安全。而水泥灌车和泵车则能把水泥输送到几十米高空,不仅彻底解放了劳动力,还省时省力。”
       说起改革开放带给自己的变化,王中见说,通讯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初来北京时,他与家人基本靠书信联系。后来,逐步变成固定电话、呼机,最后变成了手机。
     “固定电话刚出现时,全村就村委会有一部。我给家里打电话时,村干部在大喇叭上一吆喝,家人就赶紧跑着去接。后来,随着收入越来越高,我赶时髦买了部诺基亚手机,当时可是个‘稀罕物’,全村我可是最早用上手机的。”王中见自豪地说。
       返乡创业,从“城里人”变回“村里人”
       2008年,由于市场持续低迷、工程款难以到位等诸多原因,北京建筑行业进入低谷期。此时,王中见果断选择,离开北京,返乡创业。
     “咱老百姓就是土里生,土里长,我总想在土地上琢磨出点事儿来。”王中见说,他发现村里的收割机很少,麦收时乡亲们找不到收割机,急得冒火。于是,他用打工攒下的钱买了2台小麦收割机,开始收割作业。
       从每年4月份开始,王中见就开着收割机从河南走起,一路收到内蒙古,直到8月份收完才回家。眼看着王中见收入不菲,好多本村和邻村的乡亲也加入进来,这支跨区作业队伍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几台收割机发展到20多台。
       2010年,王中见在山西运城收割小麦,与一位机手聊天后,得知当地有个农机合作社,专门组织机收作业,而且管理规范,效益非常好。他想,自己能否也成立个农机合作社呢?
       通过查询大量资料,向农业主管部门咨询后,王中见了解到,国家的“三农”政策有规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很多优惠政策。2011年11月18日,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成立之初,合作社便购置了6台收割机。经过1年运行后,王中见又购置了收、耕、种等全套农机设备。然而,随着农机设备越来越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农忙只有两季,农机越多闲置的也就越多。于是我就想能否通过流转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提高农机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王中见说,国家相继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开办家庭农场等。
       2012年,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出了“保姆式”服务套餐,为托管农田提供耕、种、收、售等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土地全托管服务和“随叫随到”的半托管服务。
     “开始,乡亲们普遍有‘恋地’情节,也有对我们不太信任等多方面因素,第一年合作社只流转到100来亩地。”王中见说,“几年后,乡亲们看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好多村民主动上门找我们托管、流转土地。”
       党的十九大后,稳定的土地政策,让合作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管理。截至目前,市信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总服务面积31000亩,其中流转土地2100亩,全托管面积6000亩,半托管面积23000亩,拥有耕、种、收等大中小型配套农机160台(套)。王中见还获评定州市第一届劳动模范、定州市第二届创业标兵、河北省第二批农村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