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礼没法出

时间:2016-01-06 11:21:32  来源:  作者:

礼没法出的政治原因。周朝的封建等级体制看似牢不可破,但国君只是君临天下,而不直接治理。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诸侯来说,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就只知道自己的“国”,不再关心周天子的“天下”。对于卿大夫来说,只关心自己的家和国,更不关心周天子的“天下”。而西周对外好战,对内干涉诸侯,导致东迁,周天子大权旁落,各国诸侯群起争雄,各国充斥着实力比拼和阴谋诡计,功利主义的霸道盛行,维护礼制的王道对于诸侯来讲只是装饰品罢了。按照《左传》的记录,春秋期间有战争近500次。各国为了打仗要收税,这个比空谈仁义对于诸侯来讲紧迫的多。
商鞅入秦不光带了《法经》,还带了好几套改革方案。他给秦孝公讲帝王之道,但是秦孝公对帝王之道根本不感兴趣,只想通过“霸道”富国强兵。所以商鞅私下对人说,秦孝公只对“霸道”感兴趣。所以,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交往的帝道、王道学说不感兴趣。其实,其他诸侯都是如此,孟子给魏惠王讲义,国王自然很不感冒。所以,真正为统治者所重视的就是法家,而法家占政治优势,并非他们在理论上多么高明,而是由于他们善于严刑峻法、善于讲求权、术、势结合,投合君主统治需要与驾驭臣下的阴暗心理,善于以国家利益代替社会利益满足君主私欲。
礼没法出的经济因素。如果说周朝封建制的经济基础是土地国有,也就是井田制的话,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制度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井田制是领主的农田划分为棋盘状的九块,每块100亩。八家农民必须优先共同耕种中间的100亩公田,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己的100亩“自留地”,这样的生活理论上是没有贫富差距的。但是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留地”效益好,公田生产积极性却跟不上,出工不出力,领主一看算了,公田也让你们种,我就收点实物得了。最后就是有的人家种的好,收入高,土地兼并开始了,地主阶级就形成了。可还是沿用过去只收公田的税,政府就感觉吃亏,自然想办法如何多收税。
按照礼规范出来的人,也无法适应乱世,在乱世中根本没有办事能力。按照战国时期《司法法》所说:“权出于战,不出于忠仁。”夺权是不能用礼制的,礼制把人禁锢的太严了,太迂腐教条。周礼中有“征战礼”,周武王在战场上遇到纣王还得行礼呢,春秋时宋襄公让敌人过河摆好阵势再攻敌就太讲究礼数了。宋襄公受到抱怨时还振振有词呢,不讲礼,宁可亡国。即使到了三国时期,乱世争雄,世家子弟出身的袁绍也是打不过不拘一格的曹操。可见,礼制在乱世是根本行不通的。据河北法制网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