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农业>>

市祥丰农业园点燃“冬日经济”

时间:2016-12-21 10:38:53  来源:  作者:

 

祥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工人正在采摘。记者于常见摄
 

□记者张玉凤、实习生邸硕普
    正值隆冬,但清风店镇西市邑村祥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现代农业点燃了“冬日经济”,让当地农民从“猫冬”变成了“忙冬”。
    祥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占地3040亩,总投资3.5亿元,主要建设生态蔬菜、生态养殖、特色植物观光等三大体系。园区从2013年开始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已完成土地流转1500亩。
    “园区一期工程主要建设生态蔬菜体系,包括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研究推广中心等。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63座日光节能温室,占地1000余亩,种植了韭菜、西红柿、辣椒、茄子以及油桃、葡萄、樱桃等十几个特优果蔬品种。”园区总经理郝永祥说。
    2015年,园区还投资320万元建成农产品储藏集配中心,用于储藏、分拣、分装和外运优质水果和蔬菜。现在,园区出产的蔬菜直供保百、北国等大型超市,年供应量达80万公斤。另外,园区还与保定某大型酒店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其指定的唯一蔬菜水果供应商。
    “我们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公司对园区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由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撑,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确保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的菜、肉、蛋、奶。”说起自家的产品,郝永祥十分骄傲。
    规范化生产不仅保证了食品安全,还提高了农业效益。郝永祥算了一笔经济帐:一个棚室年产蔬菜约6000斤,每个棚室的年收益有3万元左右,这63个棚室一年收入超过180万元!
    既要农业增效,又要农民增收。园区建设之初,郝永祥就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有了这家农业龙头企业,不仅西市邑村及周边村的农村闲散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很多在外打工的人也陆续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一座大棚内,十几名农民正忙着收割韭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时开几句玩笑,干得热火朝天。
    “我家本来在这儿租种着7亩多地,还差几年合同就到期。现在,我们把土地全部流转给园区,收入比自己种时多了不少呢!”60多岁的西市邑村民孟仲凯说,把土地流转到园区后,他还在园区打工。“这儿一天工资有80元,对于我这么大岁数的人来说不算少。”
    37岁的张雷是唐城村人,与孟仲凯不同的是,他是这里的“长期工”。“我从园区筹建时就来了,现在负责所有大棚的日常管理,每年收入5万元左右。”张雷说,“我以前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虽然每年能挣4万来块钱,但是离家远,工作累,收入也不稳定。现在的工作稳定、挣得多,还能照顾家里,真是顾家、挣钱两不误!”
    目前,生态园用工仍以季节性为主,忙时每天可达300多人。“生态园长期雇佣的村民只有50余人,但当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安排就业岗位1100多个,还能辐射带动周边蔬菜种植2万亩,将大大加快周边村民的致富步伐。”郝永祥说,“到时候,园区将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并按照‘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对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收储、统一销售,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种地风险,带动群众增收。”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