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唐中庆,62岁,中共党员,现任南城区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市六届党代表。1974年至今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34年。1988年起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定州市“双文明村”;1993年被我市命名为“小康村”;2008年至今该村支部连续三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其本人多次荣获“优秀党支部书记”称号。
“当好‘出气筒’,比村民更能忍让吃屈;当好‘粘合剂’,比村两委班子更能顾全大局;当好‘疏通器’,比信访员更能化解基层矛盾。”近日,当记者采访唐中庆时,充满睿智的他一言中的,这或许是唐中庆三十四年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最大感悟吧。
唐中庆经常说:“稳字左边有个禾,右边有个心,村干部对待群众,要像群众对待自己的庄稼一样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的确,通过跟唐中庆交谈,两三件事印证了他的话。京石客运专线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中京港客运专线的组成部分,途经我市,涉及拆迁用地60多个村,其中仅程家庄村就涉及36户。2009年1月,唐中庆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必须在1月15日前完成京石高铁占地拆迁。
此时距完成时限仅仅七天时间,如何确保如期完成拆迁?如何让老百姓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宅?又如何实现和谐拆迁确保稳定?一系列问题摆在唐中庆面前,每一个细节都得慎重考虑。经过深思熟虑,唐中庆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有的村民想不通,直接到唐中庆家里表达他们的不满,那时唐中庆的家就成了办公场所。每每如此,唐
中庆就把村民请到沙发上,端上热茶,递上香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嗓子喊哑了,嘴唇说干了,最终,涉迁户村民想通了,感动了,配合了,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拆迁工作中。
唐中庆还想方设法很快解决了拆迁户的宅基地问题,乡亲们有了安家之所。由于工作到家,方法到位,措施得力,36户涉迁户,无一户上访,无一户阻拦,得到了我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程家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为摆脱贫困,1984年唐中庆率先在村里经营起了废旧钢材,从北京天津等地购来废旧钢材,通过分类打理,销往附近县市及河南、山东等地。他每天起早贪黑,经过苦心经营,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自己富了,唐中庆不忘邻里乡亲,便动员鼓励党员干部和村民经营废旧钢材,为全村村民提供收购和销售渠道,很快带动起本村及附近6个村子搞起了废旧钢材经营,带领乡亲走上了富裕路。
在八十年代出个万元户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但程家庄的万元户就有许多。为规范经营行为,与国内市场接轨,1989年唐中庆在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定州市程家庄废旧钢材经销处,使废旧钢材生意逐步步入正轨。据他回忆,仅1994年,全村销售废旧钢材4000吨,销售额达800万元,人均收入2000元,成为我市有名的小康村。
村里有了一定积蓄,唐中庆开始琢磨着改善村里硬件设施。1986年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1995年又率先进行了路面硬化。直到今天,经营废旧钢材仍然是程家庄村村民最主要的致富产业,作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唐中庆无疑是个传奇人物。
在唐中庆的影响和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和号召力大大提升。8月6日,京石高铁要全线通电,途经我市路段专线红线外5米范围内所有影响电力线路的树木需全部砍伐,以确保电力线路运行安全。接到通知后,程家庄村两委干部高度重视,组织专门力量对影响线路的树木予以清理,仅两个工作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300棵树全部进行了砍伐。涞源县、涞水县发生洪涝灾害后,程家庄全体村民积极踊跃,纷纷捐款献爱心,第一时间把捐款送到了灾区人民手里。在5.12汶川地震救灾捐款活动中,仅有700多人的小村子,短短几天捐了3万余元……桩桩小事,却无不体现着程家庄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和谐的良好精神风貌,再现唐中庆34年情系村民、默守热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