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车轮辗下全心服务老干部的印迹

时间:2013-04-12 15:34:37  来源:  作者:

───记市老干部局司机陈义强本报记者周永
他爱岗敬业30年,用一句句温馨的话语温暖着老干部的心田;他平安行驶100多万公里,用一道道车轮的印迹辗下昨日忙禄的尘烟;他自身经历6任局长,用一项项出色的业绩诠释出自己履职尽责的真挚情怀。他,就是市老干部局司机陈义强。
做同事手中的“活字典”
学习,是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的动力源泉。陈义强1954年出生,长大后参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又利用业余时间学得娴熟的汽车驾驶技能。
1983年,29岁的陈义强来到老干部局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时刻牢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单位服务的理念,对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运输管理规章制度和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文件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为日后开好安全车和做好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老干部局吗,我想问一下,现在俺们这儿有个老干部刚刚去逝,身上要覆盖党旗,可以吗?”1984年的一天,一个电话打到了老干部局。到底可以不可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怎么办?此时,陈义强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说道:“不可以,因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只能省级以上领导干部离逝之后才可以享有此项殊荣!”没等他放下电话,办公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事们无不为陈义强过硬的知识技能所折服。
“有啥政策要问就找老陈,他懂!”此后,陈义强以政策通、法规透赢得了全局同事的认可,成为大家随时都可以查阅的“活字典”。
做领导眼中的“活地图”
司机,就是单位领导的手和眼,脚和足,不仅要开得稳,还要记得清、看得准。1984年的冬季,省计划委员会给定县配备了一辆伏尔加新车,陈义强成为了专职司机。他深深地懂得,安全行车是司机工作的前提,为此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执行安全行车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交通规则和操作规程,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做到头脑清醒、手脚灵活。
在老干部局,陈义强主要负责全市已退休、离休老干部的开会、学习、看病及日常用车任务。陈义强记得,1985年的一天,定县通过多次与省外贸厅联系,计划成立中兴棉纺厂,为了尽快让项目落地,他开车拉着当时离退休的老干部王照瑞、王锡英等赶往承德、秦皇岛等地。但行至承德宽城县时,突遇山洪爆发,伴随着震天的雷声,滚滚泥沙夹杂着大小不等的石块扑面袭来,仅仅十几分钟,轿车就被淹埋在了泥沙之中达半米多深。陈义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冒雨徒步行走几公里,联系了附近一家村民的拖拉机进行拖拽未果后,陈义强开始恳求附近的村民帮忙,最终大伙儿齐心协力把轿车抬了出来,最终使棉纺厂项目顺利落地。
为离退休干部做好保障服务也是陈义强的本职工作。1986年冬季的一天,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某位老干部突然肚子疼,医生建议迅速到北京接受治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交通异常闭塞,既没有现在通畅的柏油马路,也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接到局领导的通知后,陈义强在第一时间就来到老干部家中接人。行驶过程中,路面不仅光滑,而且颠簸不已,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老干部的疼痛程度,陈义强使出最大的娴熟技能,最终平稳到达了北京市的医院,让等候的老干部儿女们欢喜不已。下午4点多钟,陈义强无声地返回了单位,等局领导看到陈义强时很是意外,生气地说:“义强,你不要命了,怎么这么快就赶了回来?”陈义强谦虚地挠挠头:“呵呵,我怕局里领导有事出门不方便,就赶了回来!”
除此之外,每到逢年过节走访慰问老干部,陈义强都是一马当先,用他的话说:“即使高峰时全市有1700多名老干部,谁家哪个村几排几号,咱这个‘活地图’记得清楚着哩!”
做小辈心中的“指南针”
“在行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做到‘四个不’,不开英雄车、不开斗气车,不酒后开车,不强行超车,而且要时刻注意控制车速……”即使工作了30个年头,做为“六朝元老”的陈义强也没有摆过架子,没有向局领导提出过任何特殊待遇要求。相反的,工作中他毫无保留地把驾驶经验、车辆日常保养及相关政策知识传授给年轻的同事。在日常工作中,陈义强总是早来晚归,只要领导召唤,无论时间早晚从无怨言。有一年,父亲得重病住进了医院,急需陈义强陪在身边,面对父亲的请求,陈义强只能流着眼泪跟父亲道歉:“爸,不是儿子不陪你,实在是老干部要出门洽谈一个项目,这关系着咱市的经济发展,不得不去啊!”听到了儿子的回答,同为老干部的父亲摇动着枯瘦的手臂,“我晓得,我晓得,你去吧……”
在陈义强的熏陶下,他的儿子陈涛从小便接受了父亲勤奋敬业、尊老爱老的传统,毕业后自愿走上了照顾老干部、服务老干部的工作岗位。他说,“父亲一辈子不容易,虽然平平淡淡,却让老干部们享受了晚年的快乐,他是我心中的‘指南针’,我要把他这种奉献精神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