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文化>>

定州秧歌 余韵流风盼传承

时间:2016-11-25 10:31:06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程文昭 聂资滨
    “水上白鹤惊飞处,稻禾千里尽秧歌。”这是古人描述当年定州秧歌盛况的诗句。
    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定州秧歌曾经唱响在田间地头,红遍中山大地,那阵容绝不亚于今天大歌星的演唱会。然而,斗转星移,这门饱含着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的古老艺术,却在今天日渐式微,对这一古老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定州秧歌:历史悠久,通俗易懂
    定州秧歌又名“稻秧歌”、“大秧歌”、“定县秧歌”,它的起源,与宋代文学家苏轼有着密切联系。据《定州市志》记载,公元1093年,苏轼谪知定州时,发现城北黑龙泉一带种植水稻,农民们在插秧时随口哼唱着一种小调。精通音律的苏轼,将词曲稍加整理后教人们传唱。因为是在插秧时哼唱的曲子,所以人们就管这种小曲叫“稻秧歌”。
    “开始,人们只是在田里唱秧歌,后来逐渐发展到在地头搭台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定州秧歌戏第五代传承人张占元说,“最初人们唱的只是小曲,后来才编写秧歌剧。他们不仅歌唱四时景色、十二月农活,还歌唱乡土风俗,用秧歌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
    定州秧歌编成唱本始于清朝中期,一些民间艺人穿上简单的行头进行表演,而故事则大多来源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戏文浅显,明白如话,还伴有大量方言俚语,生活气息特别浓厚。男女唱腔均以宫调式为主,旋律中下行旋律较多,节奏以一板一眼为主,丑角唱法更是诙谐俏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兴衰发展:千年艺术亟需保护
    1926年前后,定州秧歌风靡一时,人才辈出。随着1952年定县秧歌剧团的成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定州秧歌的鼎盛时期。
    “1958年我刚进入秧歌剧团时,正是定州秧歌最繁荣时期,许多农民都会哼唱上几句,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一样。”年过七旬的张占元回忆说,“我那时演出多,一年基本都不在家,就和现在的明星们赶场似的。”
    定县秧歌剧团经常被邀请到各地演出,保定、石家庄、衡水等地,都留下了演员们的足迹。有时一天连演4场,累得连饭都吃不下。1963年,中央文化工作队下乡时,帮剧团排练了现代戏《夺印》,连演数十场,场场爆满。当时的盛况,至今仍是秧歌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几度繁盛之后,定州秧歌逐渐走向低谷。1988年,定州秧歌剧团解散,演员们开始转入民间活动,三五成群搭班演出。演出形式也主要是“走堂口”(庙会演出)和“挡小事”(红白喜事演出)。虽然定州秧歌在农村还拥有一批新老戏迷,但由于剧团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其演出规模、场次及水平,都与鼎盛时期有很大差距。传承人的愿景:尽最大努力传承艺术
    “随着一些著名老艺人相继离世,许多剧目失传,现在能全面掌握秧歌艺术的仅剩一两个人了,且都年事已高。”谈到定州秧歌的现状,张占元感慨道。“现在,虽然全市有六七个秧歌剧团,但演员总共就30多人,而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张占元拿出自己最近整理的定州秧歌现有演员明细表说,“受过专业剧团训练的那就更少了。”
    张占元整理的“定州秧歌现有演员明细表”,详细地列明了演员的姓名、年龄、行当以及经历等。“这些人里头,现在能挑大梁演出的只有四五人,最小的也都50多岁了。”张占元说。
    为了发展定州秧歌艺术,2011年,张占元从本村选出十几个有表演天赋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教他们学习定州秧歌。“我转遍整个村子,才选出十几个好苗子,还要给父母做工作。”张占元回忆说,可是没过几天,孩子们一个个地就被他们的父母领走了。
    “大伙儿都觉得,就算学成了也没啥出路,还耽误时间,就不让孩子们来了。”张占元惋惜地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艺人逐渐减少,继承者又缺乏。作为传承人的张占元,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他主动承担起定州秧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秧歌艺术都是靠艺人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可是现在老艺人越来越少,好多经典剧目都散失了。”为了能让秧歌继续传承下去,张占元对定州秧歌的经典剧目、唱腔等进行了搜集整理。
    2008年,《定州秧歌史料》一书出版,该书总结了秧歌的31种板式。他整理的《定州秧歌选》,记录了《安安送米》《杨二舍化缘》等40多篇秧歌经典剧目。“这本书,我花了5年时间,走遍了定州秧歌流传地。”张占元说,“我想用这种办法,留住经典,以供后人学习参照。”
    在收集整理传统曲目的同时,张占元还不断创作新戏。《扒糕情》《欢乐新农村》《秧歌情》……近年来,张占元创作的秧歌新剧本10多个。“今年,我还在写关于定州缂丝的剧本,已经改了六七遍了。”张占元说,“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定州秧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秧歌、学习秧歌、热爱秧歌。”图为兴定秧歌剧团在西城乡南疃村送戏下乡演出。记者白永民摄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