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定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疾驰

时间:2019-09-25 10:39:49  来源:  作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伴随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阔历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城定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分别增长1231.8倍、1001倍;经济结构从建国初期农业为主、工业为辅,调整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8:47.6:33.6,形成了二三产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九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培育了超百亿产业集群3个,获评全省体育用品产业名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名市。招商引资掌握发展主动权招商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工作无疑要被摆在突出位置。
    我市先后制定了《定州市强化精准招商工作实施方案》《定州市精准招商产业指导目录》,出台了《定州市鼓励招商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优惠措施,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定州。
    强化项目顶层设计抓招商,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纳入市级干部“九个一”包联责任制和乡科级单位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动态清单,确保招商工作有序推进。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等九大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今年谋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10项,总投资750亿元,培育形成超百亿产业集群3个,超50亿产业集群3个。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抓招商,在全市开展机关思想纪律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每月一次“擂台赛”,对倒排单位和相关负责同志严肃追责;深化“放管服”改革,面积2.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193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到位,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网上办理和“微信预审”机制,“一门、一次、一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0%、网上事项办理率达到90%、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达到90%的“三个90%”目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五十证合一”,市场主体达到近6万户,增速排名居全省首位,全力打造“投资定州、事事无忧”的环境品牌。
  “定州近年来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龙头,实现了项目数量、项目质量的‘双提升’,为定州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8月23日,在以“做到‘三个当好’,建设京津冀开放型现代化节点城市”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书记王东群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
    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动能

    “公司原来生产的秸秆粉碎机刀片不耐磨,使用寿命短,且粉碎效果差,客户不满意。”河北双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赵西哲说,为提高刀片的耐磨性,公司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20多种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刀具逐个进行测试,最终研制出耐用的合金刀片。这种合金刀片可以使用一个作业季,彻底解决了频繁换刀带来的诸多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广大用户一致认可。
    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河北双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如今拥有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深松机、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秸秆青贮收获机、大型自走式秸秆青贮收获机等10个系列500多个品种,公司还通过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改革释放动能,创新激发活力。河北双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只是我市推进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
    做强产业创新文章。围绕做强产业集群,一方面依托河北长安和长安客车两家整车龙头企业,集聚了16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着力打造京津冀区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汽车产业新城;一方面依托定州工业设计创新中心,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延链、智能产业开发等方式,推动体育健身及健康医疗器械产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体品小镇,引导体品产业聚合发展,并向休闲康养方向发展。
做强协同创新文章。坚持全产业链引进、全产业链发展,加强与京津高校深度对接合作,与国研科技集团合作,投资20亿元建设高原无人机项目,重点打造国家级“国研科技军民融合产业园”;与中科院理化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建设国科定州未来技术研究院,5年内将建设30个联合实验室,孵化培育科技创新企业30家。
    做强企业创新文章。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与省科技厅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共同成立定成科技天使基金,制定企业自主创新奖励政策和激励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1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4家。
    我市还将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路径,实施分类指导,加强要素供给,强化精准服务;优化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发挥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园区、科研机构等聚才、用才重要载体,加强科技人才载体建设;优化创新平台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建设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打造高层次、专业化“双创”基地。
    园区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在建的项目风生水起。作为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令全市人民振奋和惊喜。我市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打包、板块招商、统筹推进,相继规划建设了定州经济开发区、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定州体育用品产业园等,全力构筑新型工业化大平台,形成了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格局。
    定州经济开发区作为河北省首批重点打造的产业聚集区,从2007年成立伊始,经过十余年磨砺,逐渐形成清洁能源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食品医药产业、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等九大产业集群,成为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重点平台、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央企合作产业集聚和转移承接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省22个“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省首批4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之一,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规划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0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6家,高
新技术企业42家。
    “明确发展定位、科学布局产业,强化‘高端、融合、创新、开放’,致力于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蔡红宇告诉记者。
    为此,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经济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统一管理”,同时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完成6个园区整合,实行核心区“1+6”管理,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管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双天工业园、正阳工业园、钢网工业园、农高区,实现优化重组。同时,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留出足够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发展空间;加快以“九通一平”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整合土地等资源要素,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产业高端、环境优美、发展有序的创新型开发区;完善考核奖评机制,把支持服务开发区建设纳入各单位党政班子年度考核内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为开发区建设发展出谋划策、献计出力,真正把开发区建设为协同发展的主平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跨越发展的主引擎。本报记者严丽莎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